如何訓練我們的雙腿?很多朋友秒回深蹲、箭步蹲、保加利亞分腿蹲... 我們對于垂直方向及縱向的練腿動作總是那麼輕車熟路,直到有一天有個聲音提醒你:
大腦:你可以側向深蹲
身體:必須可以,我來試試....我X,怎麼這麼難?
側向深蹲從我們小學時候就是非常常見的熱身動作,影視作品中運動前角色也都會使用側蹲展現其優秀的運動能力。 但在現實健身中,又有多少人會啟動下肢側向的運動功能呢?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動作——側蹲(科薩克蹲)
當你站立,低頭看向自己的雙腿與雙足:
股四頭肌纖維走向自上而下 膝關節具有向後屈曲的功能 雙腳掌從足尖向後與脛骨銜接
這些基本的生物力學構造告訴我們一個事實: 我們的下肢肌肉與骨骼主要負責身體的前後穩定與前後站立功能。
然而仔細想想我們的髖關節,它的關節窩的活動角度可不僅僅只是下肢向前/向後這麼一丟丟的范圍, 從髖關節外展的極限角度來看,我們日常的腿部運動有40%以上的角度極少被使用到。
極少使用就意味下肢的 動力學鏈條沒有被流程接通, 這就是科薩克蹲的存在意義
科薩克民族
科薩克蹲的肌肉參與
側蹲的專業名稱為科薩克蹲,由一群東歐大草原遊牧民族科薩克的日常生活動作演變而來,遊牧民族常年需要在馬背上將髖關節打開很大的角度,同時需要強大的下肢力量來夾住馬腹。因此其側向的腿部功能比普通人強大許多。
由于科薩克蹲存在同一時間進行腿屈曲及腿伸展的特點,它的肌群參與非常多:
股四頭 膕繩肌 臀部肌群 小腿肌群 縫匠肌 核心及下背肌群 內收肌群 髖部屈肌
其中多部分人在嘗試科薩克蹲的時候存現 重心不穩容易、摔倒的現象,往往是因為內收肌群、髖部屈肌及縫匠肌很少被委以重任,即使其他肌群肌力充沛,身體卻依舊很難保持穩定。
這是一個 「見的人多,做的人少」的神奇動作,在第一次完成它的時候建議從自重開始,隨著自己不斷開發下肢側向運動功能,可以進階加入啞鈴負重
1. 起始動作
無論你是否使用負重,將雙臂靠近軀幹是提高穩定性的重要技巧。 採取寬于肩膀的站距,將兩側腿向身體外側延伸,感受重心的左右偏移 不要一下子向外側大跨一步然後蹲下,動作要緩慢 保持背部中立,軀幹保持挺直狀態
2. 重心腿深蹲
當重心完全偏移至一條腿上後,開始曲膝深蹲 重心腿盡可能下蹲,大腿至少要與地面平行。另一條延伸腿負責軀幹的平衡 在重量的分配上,你需要將負荷的末端集中在腳掌中後方,避免腳跟抬起 延伸腿不必完全接觸地面,而是腳掌向外,腳跟著地
3. 換腿:重心轉移
利用重心腿的力量將腿部伸直,將重心回到核心區域 將延伸腿作為重心腿,將重心逐漸偏移,重複上述過程
科薩克蹲的關鍵點是熟練操控重心的偏移,很多訓練者對于「重心」的理解是很抽象的,當你開始嘗試側蹲訓練後, 你會感覺到重心變得更加真實,它一絲絲的偏移都需要利用不同的肌肉來「托住」它,否則就會失去平衡。
總體來說, 科薩克蹲是一種彌補下肢動力學鏈條的運動行為,通常不做腿部訓練的人感受並不明顯,反而是那些深蹲力量驚人的大神,這種差距更為明顯。
1.增加肌肉美感
科薩克蹲是健美賽事,特別是古典健美中常見的賽台展示,側蹲+雙臂正面展示是一種極具欣賞力的動作表現。這對于下肢重心的控制需要駕輕就熟,同時也可以增加大腿內側的分離度,尤其是縫匠肌與大腿後側的銜接區域。
2.更好的側向運動范圍及靈活度
前後方向的運動就像X軸,垂直方向的運動就像Y軸,那側向運動就是使下肢力量趨于完整的最後那個Z軸拉,像 田徑衝刺、蛙泳、跳高、體操都需要側重訓練下肢側向的力量才可以提高運動成績。
科薩克蹲在在提高下肢運動范圍的同時,也在提高你的爆發力及穩定性,對于健身訓練者來說,練好科薩克蹲可以讓我在 進行單腿訓練(箭步蹲、單腿硬拉等)動作的時候更好的分配負荷,避免失衡。
3.盡可能降低受傷風險
在大腿拉傷問題上, 超過一半的受傷情況都出現在靠近髖關節的大腿內側上,有時候我們僅僅只是進行髖外展熱身,就會一不小心拉傷。
對于深蹲力量強大的訓練者來說, 側向功能的缺失會導致腿部各個肌力的差距極具增大,當在處理大重量的時候,沒有一處肌肉是可以偷懶的,當出現重心偏移,起蹲失敗的情況,你的側向功能越強,受傷的幾率也就越小。
1.地雷管科薩克蹲
單側固定的地雷管是最適合側向深蹲的負重方式,你可以根據自己重心的偏移來調整地雷管的水準移動的健角度;也可以根據深蹲的幅度來控制垂直方向與地面的夾角。
使用建議:
選擇地雷管專用的套筒固定 空杠的負重已經足夠大部分人使用 注意腳與杠鈴的位置避免意外砸傷
2. 啞鈴/壺鈴科薩克蹲
利用高腳杯深蹲的啞鈴持握方式可以增加你軀幹的穩定性,事實上,有些朋友在自重側蹲時總會前後搖晃,增加少量的負重反而讓其在下蹲時更加穩定(有點像船的錨定功能)
側向箭步蹲
後撤步側向
側向箭步蹲分為2步:
前踏步側向:向前箭步蹲時,將步伐向側外方向踏出 後撤步側向:後撤步時,將步伐向前腳後側方踏出
這兩個細節,都可以很好的刺激到髖部肌群和縫匠肌,同時對于平衡性的要求更高,因為你是在動態過程中完成下蹲姿勢,你的平衡性將獲得更大的挑戰。
現在疫情還不明朗,不去健身房紮墩就是為展示疫情做貢獻。你可以在每日居家訓練的時候加入這個動作,不用完成很多組或次數。
每次進行1-2組,每側5-6次就可以了,科薩克蹲更注重你對側向運動的適應和對重心偏移的敏感,最終還是為其他腿部訓練服務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