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人故事:
我叫張努,27歲,是一名健美冠軍。
來自農村的我,在少年時期備受命運的捉弄。
父親出交通事故,失去工作能力。我因意外摔斷腿被迫休學。沒多久,母親又患上了癌癥。
「生命以痛吻我,我卻報之以歌」。接二連三的打擊,沒有把我擊垮,反而學會了在困難面前不低頭、不認輸。
大學畢業后,我不想安于現狀做一名體育老師。 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踏入健身健美這個行業,成為職業健美運動員,過上了自己熱愛的生活。
(我在賽台上的照片)
1996年7月,我出生在浙江慈溪的一個小農村,父母都是農民,有一個比我大9歲的姐姐。
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,我和他性格方面很像,都有自己內心追求的東西,也都是不安于現狀的人。
小學畢業后,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,父親找人托關系,安排我去了教學品質更好的鎮里上中學。為了陪伴我上學,父母還把家搬到了所在的鎮上。
不幸的是,初二那年,父親外出時遭遇交通事故,失去了工作能力,只能回老家休養。母親為了照顧他,也一起回了老家。
(上高中時的我,學習很努力)
從此我被迫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。好在寄宿的家庭對我特別好,給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。
可是,禍不單行,初二那年,我因意外摔斷了腿,然后被迫休學,康復后才重新返回學校。
天有不測風云,災禍接踵而至。我剛上初三,母親就被檢查出患上癌癥,但幸好發現得早,還可以治療。
接二連三的打擊和遭遇,讓我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,也是硬逼著我長大。
(和朋友比誰的肌肉塊頭大)
上高三后,我開始思考自己以后到底要做什麼。
以我當時的學習成績,只能考個三本院校,可高昂的學費對我們家來說無力承擔。而且上完三本院校出來就業,未必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。
綜合考慮并征得父母的同意后,我決定報考師范院校,畢業后做一名體育老師,應該是個比較穩妥的選擇。
我平時一直在堅持運動和健身,文化課的成績也不錯。大學聯考成績出來后,我被杭州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錄取了。
(在健身房訓練時的照片)
剛進大學,我在同學群里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學校里有健身房嗎?」後來在學校溜達了一圈,找到了健身房,雖然沒有想象當中的高大上,但也足夠平時訓練了。
其實我從國中就開始喜歡健身,一直有在做徒手練習。進到大學后,我終于有機會進行專業訓練了。
練了半年后,2016年,我有幸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健身健美比賽。
比的是「男子健體」。簡單得說,就是要比整體的美感和比例,肌肉的飽滿度,還有展示動作的自然和美感。
當時參賽選手有74個人,劇院的舞台上站了六排選手,讓我近距離看到了平時在電視上和互聯網上的健美達人,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(我參加2018年全國大學生健身健美錦標賽賽前照)
這場「曬肌肉」比賽從當天下午1點到晚上9點,持續了整整8個小時。從預賽到決賽,各個比賽選手輪番上陣,場面既緊張激烈又張弛有度。
進入半決賽的名額總共是15人。我和另一名選手的初賽成績重合,并列第15名。
然后我倆再進行了第二輪比賽,結果在肌肉飽滿度方面我輸給了對方,我無緣進入半決賽。
沒有進入半決賽,雖然挺可惜的,但這是我頭一次參加比賽,在74人的參賽者中排在第16名,這個成績對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。
我繼續刻苦訓練,征戰賽場。
第二年,我參加了一場全國大學生的健身健美錦標賽。這次比賽,我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。
(我參加2018年全國大學生健身健美錦標賽賽照)
沒多久,我在中國健美協會發布的公告上看到一條信息,2018年全國大學生健身健美錦標賽開始了,其中有我喜歡的古典健美項目。
我覺得自己在古典健美這個項目上有優勢,決定報名去沖一沖冠軍。
備賽訓練的時間還挺緊的,剛過完年,我就開始去健身房做訓練。
也許是求勝心切。有一次練腿,我因為超負荷運動,加上沒有及時補充能量,導致體內的能量不足,出現了低血糖而頭暈目眩。
暈過去沒多久,我自己就醒來了,醒來后也沒多想,接著繼續練。
很多人覺得這也太苦了。但是 對我而言,并不覺得是苦,我覺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。就算苦,在我看來也是一種歷練和挑戰。
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日積月累的刻苦訓練后,我以滿滿的自信參加了比賽,在這場錦標賽中拿下古典健美項目的冠軍,并且進入了國家健美隊。
不久后,我以國家健美隊隊員的身份,隨隊在成都菁蓉鎮集訓了一個月,然后去蒙古參加亞錦賽,在青年組傳統健75公斤級中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。
一次次征戰,一次次證明自己后,我心中萌生了新的思考。
在參賽前,我的想法仍舊是做一名老師。但體制內的工作,讓我覺得有一種一眼望到頭的感覺。
參賽后,我收獲了肯定,圈內人士都特別看好我。隨后我也想明白了, 循規蹈矩、一成不變的生活,并不是我想要的。我決定不做老師,我要專注健身健美,把健身健美當成一份事業,去追求無限可能。
(日常訓練照)
從事這個行業,雖然每天都要做訓練,但投入訓練的時間并不是很長。
日常每天大概是做兩個小時的力量訓練,兩個小時的有氧訓練。如果是備賽前期訓練的話,有氧訓練時間會縮短到差不多一個小時,力量訓練保持兩個小時。
其實, 對于健身健美行業來說,訓練的苦不是最難受的。不能吃東西,還要保證訓練才是最難受的。因為很多時候的訓練,都是在饑餓狀態下進行,要跟自己想吃不能吃的欲望做斗爭。
長期在饑餓的狀態下訓練,真的很考驗人的意志力。
(日常訓練中揮灑的汗水,就是為了在比賽場上展現最好的自己)
前兩年受疫情影響,比賽延期時有發生。比賽一延期,意味著備賽的時間就會拉長,而訓練上也要忍受更多的煎熬和挑戰。
一開始父母并不同意我從事古典健美這個 「另類」的行業,但是當我每參加完一場比賽,獲得好成績和獎金后,他們開始理解我,支持我。
這份「另類」的行業,一樣可以謀生,并且有所成就。
有時候父母不同意子女自己做出的選擇,是因為傳統的認知偏見。
(訓練時拍的照片)
也許每個人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,都會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歷程,平凡如我,也不例外。
要參加多場備賽,需要增加肌肉,花費不菲的錢來買各種飲食補劑,比賽還有報名費、出行費用、住宿費等等。
有一段時期,我大半年的時間窮得差點連飯都吃不起,但是我仍然咬牙堅持下來了。
守得云開見月明。每次參賽,我都拿到了不錯的名次。很多比賽都有獎金,而且有的數額還挺高。
(參加職業卡經典賽比賽現場)
此外,我還帶學員掙錢,除了去健身房教學員健身,還自己租場地收學生授課,經濟狀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。
隨著比賽拿到的成績越來越好,我也逐漸有了名氣。
2022年11月,我參加了奧維經典賽,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,過五關斬六將,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全場總冠軍的榮譽,并順利拿到了職業卡。
去年因為疫情原因,有的發職業卡的比賽取消了,所以一整年每一個項目都只有一張職業卡,而我能拿下職業卡,表面上看起來蠻幸運,其實背后也付出了很多的艱辛,也實屬不容易。
(2022年,我在奧維經典賽中獲得了總冠軍)
擁有職業卡是每一位健身愛好者的夢想。不過,對我來說,也只是一張可以參加其他賽制的一張入場券罷了。而這張「入場券」并不是我的最終理想。
我的最終目標是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奧賽。如果能上這個比賽,先不論名次,只要能上,我都覺得知足了。
另外經常也有很多人問我,在比賽前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,我的經驗是:要有必勝的信念,如果比賽前心里老想著二三名都可以的話,心氣上就已經輸了。
我們這個行業,比賽獲勝的第一要素就是「狀態」二字。無論是哪個角度觀察,肌肉的狀態都是發達的,整體肌肉的細節上,能夠呈現清晰的絲狀的。揚長避短,將自己的優勢放到最大。
(很慶幸我的先天基因達到了行業內的標準要求)
很多人對傳統健美和古典健美的區別不是很懂。其實, 傳統健美跟古典健美最大的區別是:傳統健美追求極致的夸張視覺體驗,而古典健美追求的是協調的美感。
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:「凡事皆需99%的努力外加1%的天賦,但殊不知1%的天賦在最終時刻會打敗99%的努力。」健美健身運動行業就是如此,對先天基因的要求極其苛刻。
比如適合的身高、良好的骨架比例、出色的肌肉形態、對高強度訓練量的承受度等等。如果這些先天基因無法滿足要求的話,這也是沒有辦法通過后天的努力去改變的。
我慶幸自己擁有了這1%的先天基因。
(職業生涯中,拍的最唯美的一張照)
不過,我覺得從事這個行業,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極限,沒有必要過于執著。
我今年不打算再參加比賽了,想好好沉淀,然后明年再參加職業賽,爭取拿到職業賽冠軍上奧賽。
奧賽以后,我會根據自己的實力來決定要繼續比還是退役。如果差距實在是很大,并且沒有辦法通過努力來彌補差距的話,我會選擇退役。
看到劉畊宏的健身操激發了很多人開始健身,作為一名健身運動員,我也想通過自己日常的訓練視訊和比賽視訊,激勵真正熱愛健身健美的人士,參與到這個領域里來。
(我熱愛健身這個行業,但也做好了隨時退役的準備)
除此之外,我也樂于解答粉絲朋友們關于科學減脂,完美塑形方面的問題。
我想說的是,通過堅持健身,不但能讓自己的身材變得更有型,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,還能培養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毅的性格,變得開朗自信。這也是我長久堅持健身健美行業的原因和動力所在。
最后我想建議大家,無論多忙,都要抽出一點時間出來,養成每天健身的好習慣。
當然了,不只是健身,只要有喜歡的事情,就大膽去做。 只有做喜歡的事情,才能堅持得更久,做得更好,從而成為更好更完美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