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健身房的器械訓練是一種不利于健康的運動方式,徒手健身才是符合健康運動的途徑。筆者想說,這樣的言論只是一家之言,太過片面,喜歡徒手健身是個人的選擇,不能作為主流的判斷標準,更不可壓低他人的選擇來強調自己的選擇的正確性。
當前的健身圈有兩個領域,一是看似較為小眾的徒手健身派,二是比較主流的健身房器械派。看似是兩種不同的運動,其實都是同一個圈子,而且同屬于抗阻力訓練,即便如此,此二者也是經常性的相互瞧不上。造成分歧的原因就是肌肉的差距。那麼,兩個人同時健身,徒手練3個月的人與器械練1個月的人相比,最后他們的肌肉差距會有多大?
一、增肌效率差距
徒手健身練3個月的人,肌肉必然會有所變化,但并不明顯,而且肌肉的增長效率也相對較慢。因為徒手健身有局限性,門檻雖低,但提升空間有限。例如做俯臥撐,第一個月做每天做100個,肌肉得到了初步強化,但同時也產生了肌肉記憶。要想肌肉有新的突破,就只能在100個俯臥撐基礎上加強訓練強度,再加一倍或者更多,如此類推,不然增肌就會停滯不前。這就是自重訓練的局限。
在健身房用器械練1個月的人,雖然只練了1個月,但最后的肌肉效果卻要比徒手練3個月人厚實不少。原因在于器械訓練更具靈活性,當肌肉習慣了某個重量的時候,健身者可以增加器械的負重,給予肌肉新的刺激,促使肌肉得到進一步強化。這樣的訓練方式更符合肌肉增長和肌肉力量提升的要求,所以增肌的效率會相對較高。
二、肌肉增長空間差距
以長遠的眼光來看,還是去健身房進行器械訓練的人肌肉增長空間更大。先且不論徒手練3個月還是器械練1個月,畢竟大多數人健身都是為了增長肌肉。我們所看到的就是,器械訓練的人整體的肌肉圍度都要大于徒手健身的人,肌肉增長空間的差距不言而喻。雖然都是力量訓練,但方式不同,最后的結果就會產生差距。所以,想要練出大肌肉的人還是選擇器械訓練較妥。
三、肌肉性質差別
由于訓練方式不同,所以這兩者的肌肉性質也存在差別。徒手練3個月的人,雖然肌肉的增長有些不盡如人意,但在對身體的核心力量和肌肉耐力方面卻有著器械練1個月所不能達到的提升。相信許多人都聽過,健身房練出來的大塊頭是「死肌肉」的這種言論。不奇怪,在肌肉靈活性方面,器械健身者要弱于徒手健身者。但相對的,器械訓練者的絕對力量要強于徒手健身者。
相比之下,現在的人們都比較注重效率,健身訓練也是這樣,不管是徒手還是器械,任誰都想以最短的時間練出最滿意的肌肉效果。讓肌肉盡可能的明顯、強壯,就是這些健身者的目的。當然了,也并不是所有健身者都向往擁有肥大型的肌肉身材,這就看個人如何去選擇了。所以,你覺得徒手健身好還是器械訓練更好?